淺談老齡貓 腎衰竭

貓物語 / 貓奴必讀! 老齡門診第6彈!貓十大死因第1名

台北市 內湖區 中山動物醫院 內湖分院院長
余鎧宏  醫師 02-2657-8019
學歷:中興大學獸醫系 學士
學歷: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


前幾期的報導,目前最新 台灣統計貓咪的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排行第一的是腎衰竭,也是所有養貓的飼主最擔心的疾病。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貓貓特別容易患腎衰竭嗎?我們都知道,腎臟的受損是不可逆的(不像一般疾病經過治療後是可以痊愈的),牠也像肝臟一樣默默工作不會喊痛,並且難以從檢測中早期發現;所以在這裡要與各位貓拔拔、貓麻麻分享一些形成腎衰竭的原因、症狀、早期發現、預防、治療以及後續的飲食控制與保養,這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家裡的寶貝是不是有腎衰竭的問題發生,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喔。


會腎衰竭的原因


主要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主要分為遺傳及非遺傳,包含多囊腎、腎臟發育不全、腎臟不發育,及腎臟發育異常。

其中多囊腎為主要遺傳性問題;研究指出大約有百分之五十的波斯貓有多囊腎或潛在性多囊腎的問題。其他源自波斯血統的品種貓也無法避免。例如:異國短毛貓(加菲貓)、喜馬拉雅貓、蘇格蘭折耳貓、金吉拉,及英國短毛貓等。除上述之外亦可能會發生多囊腎的品種則包含波米拉貓、孟買貓、博曼貓、柯尼斯捲毛貓、得文捲毛貓、布偶貓,和雪鞋貓等亞洲貓種。後天性主要與飲食及攝取水分的習慣有關。現代飼養貓咪主要以乾飼料為主。但乾飼料含水量偏低,加上許多貓咪不愛喝水,長期下來多少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而引起腎臟傷害。一般建議,可以的話利用罐頭來增加飲水量是個不錯的方式。


症狀及早期監測


慢性腎衰竭初期並無明顯臨床症狀,所以很難觀察,但有時會出現多喝多尿、慢性消瘦等症狀。到末期較嚴重時,常呈現嚴重脫水、貧血、食欲廢絕、嘔吐、口腔潰瘍且伴隨著尿臭味等併發症。若此時才就診,醫療照護的效果通常事倍功半。而大多飼主有一錯誤觀念,認為血液檢查能提早發現腎臟功能正常與否,實則不然,因為腎臟功能低於25%時,腎臟血檢指標BUN,CRSC才會出現異常。所以血檢結果出現異常時,動物通常已有明顯的腎臟功能不全及嚴重臨床症狀。早期腎功能檢測反而應著重在尿液分析、尿渣檢查及尿蛋白檢測和超音波檢查才能評估腎臟功能。所以品種貓的爸媽在寶貝成年之後最好定期帶至動物醫院做常規性的腎臟功能檢測。
治療

慢性腎衰竭的治療不外乎輸液治療、透析治療、併發症控制及穩定之後的居家照護。要決定整體的治療計畫必需視動物的狀況而定。慢性腎衰竭主要以輸液治療為主。簡而言之,輸液可以調整患畜的水合狀態來增加腎臟的灌流,最後幫助腎臟排除過多的含氮廢物。以慢性腎衰竭來說,若輸液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或是當慢性腎衰竭之病患尿毒指數過高,而有造成系統性傷害之隱憂時,為了減少傷害的累積,會以透析的方式來協助治療,目前臨床上的透析方式選擇有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臨床經驗及成功率和死亡率的比較,腹膜透析的治療會是首選的方式。常見的慢性腎衰竭併發症有嘔吐、口腔潰瘍、貧血、高血壓、高血磷及癲癇等症狀。所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動物時、即便無出現上述症狀,也應做預防性的監控及醫療。若併發症已出現,則應使用相對應之藥物來控制。就居家照顧來說,大多是以皮下點滴及口服藥物做後續的治療。其目的都是為了維持動物的生活品質,讓貓貓保持在能正常吃喝及活動的狀況下來延續其生命。
飲食控制與保養

大部分首選的主食為腎臟處方飼料,但臨床上常見患貓挑食且不愛吃處方飼料。筆者認為大部分須醫療照護之患貓常已有食慾不振、營養不良或惡病質等臨床症狀。倘若狀況嚴重,獸醫師會留置食道胃管,方便於住院及居家照顧時餵食。因此能提早恢復食慾及進食反而更加重要,所以就算是罐頭或是肉類等高蛋白的食物,若能激起患貓的食慾,就應立即給予,意思就是寧願隨便吃也比什麼都不吃來得好(前提是患貓無併發胰臟炎)。假如真的擔心高鹽分、高磷及高蛋白質等因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可以藉由混合適量的水份及配合口服磷離子結合劑來降低其傷害。等渡過急性期後再循序漸進的增加處方飼料的比例,才能減少患貓排斥處方飼料的情形。
腎衰貓奴們,加油!






對抗慢性腎衰竭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您耐心照顧,並注意任何日常生活上的細微訊息。照顧得宜是可以控制好惡化速度、同時維持他的生活品質,讓愛貓再和您共享一段快樂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