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鸚鵡 其食不簡單

特別企劃/鳥族物語-中西並用版/鳥禽鸚鵡消化道疾病


台南市 南區 宏家動物醫院 黃世賢 院長 06-261-1507
經歷:前台南市野鳥救傷志工醫師,現任中華亞太小動物中醫協會會員
專長:鳥禽鸚鵡門診中西診治專科




在現今飼養寵物種類中,鳥類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在選擇飼養寵物的過程中常會被考慮進去,而鸚鵡又是在鳥類選項中接受度最高的鳥種,他們的體型和互動性都是適合一般家庭所飼養。
目前全世界所知道的鸚鵡品種高達350幾品種,絕大多數的鸚鵡飲食多屬於雜食性攝取居多,多數以種子或發芽種子、蔬菜、水果、少量的動物性蛋白及微量礦物質維他命為主要的營養攝取。
人工飼養或野生馴化的鸚鵡,在食物的選項中通常都是以種子穀物為進食的第一優先考量,尤其是葵瓜子或花生都是鸚鵡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人類飼養造成的偏食與消化性疾病
在飼養過程中,主人通常會慢慢的因為所飼養的鸚鵡喜歡吃某些特定食物,而不加以控制,造成鸚鵡養成偏食(挑食)、過食、亂食的習慣,漸漸的消化道吸收消化的功能也將會受到影響,造成吸收不良、消瘦、軟便、下痢、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產生。

在消化道疾病發生位置一般可分為:整體性、區域性、個體性的問題。
消化道的感染可分為:細菌性、病毒性、黴菌性、寄生蟲性、立克次體。
消化道病變造成原因:常見為異物、內分泌、中毒、成份不對、感染、燙傷、誤食、營養不均、添加物、天氣溫度、增生或壓迫…等。


最常見的嗉囊炎
在疾病方面:鸚鵡疾病中最常見也最多因素要考量判定的疾病是(嗉囊炎)。
正常時,鸚鵡嗉囊是一個可蠕動的軟組織,如同胃腸型態用來暫時儲存食物,嗉囊內所分泌的黏液PH值約為4-6,主要在混和食物讓食物軟化方便進入到腺胃肌胃時較容易磨碎,嗉囊內本身會有少量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及念珠菌,當身體狀況良好時,細菌或念珠菌並不會大量增生,當身體有狀況時,此時嗉囊內的細菌或念珠菌就會大量增生,間接造成黏膜上皮細胞過度脫落發炎,引發一連串的病況產生。

發病時
嗉囊炎發病時,通常鸚鵡在食量上會明顯下降,常會有吞酸作嘔動作、多喝水的行為表現、甩口水、不食…等症狀,排便型態也會變成深綠或墨綠色軟便,外在則呈現澎毛、縮身嗜睡、身型消瘦,而嗉囊本體也會因為發炎疼痛呈現蠕動停滯狀態。

中西醫兩方看 
就西醫來看嗉囊炎,簡單說就是嗉囊發炎病變,是一個單純個體性的部位在發生異常,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又可以分為主要原因或是次要原因所引起。檢查判斷上可以藉由採檢唾液染色判定,檢體細菌培養來確診。

如果從中獸醫的角度來看嗉囊炎,則須藉由其他臟腑的辨證,如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三焦辨證(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等不同的方法來確認,才能理出真正病因病機在哪個臟腑所引起,才能準確有效的給予藥物來治療或調理。


治療
所以治療嗉囊炎之前,必須要先確認造成的病因病機,才能有效控制嗉囊發炎的病況,在治療嗉囊炎過程也必須要一起治療其他臟器的狀況,才能得到完整的改善。
在中獸醫治療用藥上,可以朝益氣健脾、消食化積、袪濕化痰、清熱解毒這幾個方向來選擇用藥,相信治療鸚鵡嗉囊炎的疾病就變得容易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